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長久以來,運動與營養科學的研究幾乎都以男性為主要對象,然後直接將這些成果「套用」在女性身上。然而,「女性並非只是縮小版的男性 Women Are Not Small Men」,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,更是國際運動生理學家 Dr. Stacy Sims(以下簡稱 Dr. Sims)最著名的理論,並在過去幾年獲得越來越多權威性研究的證實。
女性體內的荷爾蒙變化、代謝節奏,甚至肌肉恢復速度,都與男性截然不同。特別是月經週期,這個每個月悄悄運作、獨屬女性的身體節奏,其實深刻影響著女性的運動表現、營養吸收與恢復能力。
為什麼要花很長的時間準備及整理這一篇,是因為TEAM ASME大家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:月經前情緒低落、賀爾蒙振盪的頭痛、月經週期體重的明顯差異等等,一方面這是我們內部教育訓練的重點,也希望完整分享出來後,ASME family的大家能專門針對需要的部分,去觀察並調整生活。
不過我們想老實說,這篇雖然看似是為所有女性而寫,但如果生理男性們關心女性健康的話,那麼這一篇也很適合閱讀。我們將以 Dr. Sims 的理論為主軸,並輔以國際運動營養學會(ISSN)與近幾年各大權威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等,為妳整理出一套以週期為主軸的健康策略,從下面的六大脈絡,學會如何「順著週期,練出妳的節奏」:月經週期認識→營養原則→運動指南→年齡考量→恢復策略→實踐指南,澈底了解週期震盪變化,讓身體更強壯、更有彈性、更貼近女性真正的潛力,開始與自己的身體和月經週期和解與合作。
月經週期約28天(21-35天屬正常範圍),可分為三個階段:
月經期(第1-5天):身體重整期
卵泡期(第6-14天):能量滿滿的黃金期
黃體期(第15-28天):溫柔調適期
蛋白質:女性肌肉健康的關鍵
每日需求量
攝取策略
白胺酸(Leucine):肌肉合成的關鍵開關 白胺酸是20種構成蛋白質的必需胺基酸之一,人體無法自行合成。它被視為啟動肌肉合成的「關鍵開關」,能活化mTOR訊號通路,這條通路在肌肉生長和修復中扮演核心角色。
重要性:沒有足夠的白胺酸,肌肉就難以有效修復和增長。因此選擇蛋白質來源時,不只看總量,更要重視白胺酸含量。
早餐蛋白質的重要發現 研究顯示,增加早餐蛋白質攝取(20-40克)與肌肉量增長呈正相關,建議從「傳統碳水早餐」轉向「蛋白質豐富早餐」。
碳水化合物:配合週期的能量策略
水分平衡與空腹訓練:女性特有的考量
Dr. Sims 研究指出,女性的水分調節與男性截然不同,特別是在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:
破解「女性空腹訓練更易燃脂」的迷思
Dr. Sims 在多項研究與訪談中強調,這個廣為流傳的觀念對女性而言是過度簡化且可能有害的:
為什麼女性不適合空腹訓練?
科學化的運動前營養策略
科學化運動訓練指南
力量訓練基本參數(依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指導原則,請與專業運動教練討論)
訓練頻率
訓練強度與訓練量
漸進式超負荷
進階訓練策略
功率訓練(Power Training)
血流限制訓練(BFR)
年齡相關特殊考量
中年女性面臨的挑戰:肌肉萎縮症與合成阻抗
女性相較於男性,會更明顯面臨肌肉萎縮症(Sarcopenia)這個重要但常被忽略的健康威脅。這是一種與老化相關的肌肉量、力量和功能逐漸下降的病症。
肌肉萎縮症的嚴重影響
代謝健康問題:影響血糖調節,增加整體死亡率
深入了解:什麼是「合成阻抗」?
這是直接影響中年女性健康策略的重要概念。這邊,我們用工廠製造流程來比喻,幫助大家理解:肌肉細胞 = 工廠、蛋白質 = 原料、肌肉合成 = 生產過程
年輕時的狀況:工廠效率很高,適量原料就能快速生產,攝取20克蛋白質 → 肌肉合成反應達100%
中年後的變化:同樣的工廠開始「老化」,生產效率明顯下降,攝取20克蛋白質 → 肌肉合成反應可能只有60-70%,可能需要攝取30-40克蛋白質才能達到年輕時20克的效果
為什麼會發生合成阻抗?
肌肉流失的真實數據:不可忽視的影響
如何克服合成阻抗?四大策略
合成阻抗聽起來可怕,但完全可以克服!關鍵是認知這個變化,主動調整策略。就像戴眼鏡矯正視力一樣,我們需要「應對」年齡帶來的代謝變化。
策略一:提高蛋白質攝取量
傳統建議(每公斤體重0.8克)對中年女性不夠。中年女性新建議:每公斤體重1.2-1.6克,60公斤女性,每日建議攝取72-96克蛋白質
策略二:優化蛋白質品質
重點營養素:白胺酸(Leucine),啟動肌肉合成的關鍵開關,建議每餐從富含白胺酸食物,比如:乳清蛋白、雞蛋、瘦肉、乳製品等攝取至少2.5克白胺酸
策略三:改善攝取時機
策略四:結合阻力訓練
20-30歲:建立基礎
30-40歲:維持平衡
40歲以上:對抗流失
運動調整
營養恢復:黃金組合
睡眠:最被低估的恢復工具
先優化自己的睡眠環境
主動 vs. 被動恢復
主動恢復:輕鬆散步、溫和瑜珈、游泳
被動恢復:按摩、泡沫軸、溫度療法(熱敷/冰敷)
週期追蹤建議
一日蛋白質分配範例
60公斤女性(需要72-96克/天)
新手訓練,逐步增加強度次數
這裡,TEAM ASME想要溫馨畫重點總結(免得你直接就滑到這裡看劇透?)
基於上面這一大篇,花了好長時間整理的國際最新科學研究,我們現在明確知道:
關於運動
關於營養
關於年齡
想要活得健康一點(或者套句我們家厭世行銷最愛說的:「希望老了以後可以不用別人扶我去上廁所」)不是目的地,可以是一條很享受、很自在的路,帶著日常的呼吸與汗水、讓自己狀態慢慢好起來。日子每天推著我們往前走,偶爾會有一點疼痛、一點遺憾。不過我們每次選擇好好照顧自己,就能有更多能量去陪伴生命中我們在意的人、去過上我們值得的生活。也許,這就是屬於女性每天必須的溫柔練習,提醒自己,和這個世界維持一點相愛的餘裕。
★ TEAM ASME 愛你們 ★
延伸閱讀:
https://www.asme.life/blog/posts/menopause-estrogen-gut-health
本篇筆記整理自:
Dr. Stacy Sims 與 Andrew Huberman 的討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