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是恍恍惚惚的睡醒後,走到廚房,喝下一杯溫水,接著開始早上各種儀式:細心地沖煮咖啡、匆忙地遛狗或鏟貓砂,而在某個時間點,你可以能會倒出自己在吃的膠囊和益生菌等等,像是完美的句號,一個在to do list上面,我們有好好照顧自己的確認。

 

我們總希望自己吃進去的這些營養補充品,是身體需要的營養、是元氣,甚至是彌補我們昨日外食、熬夜的補償或贖罪券吧。TEAM ASME全員也都是過來人,非常清楚,這種希望的另一面向,其實會有一絲很幽微的焦慮:我這樣吃有吃對嗎?真的有補到嗎?真的有吃到應該吃的嗎?

 

作為一個每天都在鑽研這些營養補充、各種原料與業界研究報告的品牌,我們想趁這個機會和你聊聊。

 

這不是一篇要你購買什麼的推銷文,完全不是,而是,我們想請你給我們一點時間,先停下來,看完這篇,甚至,少買一點、把錢花在你最需要的營養刀口上。

 

因為我們相信,我們和自己身體健康的關係,必須要從好好傾聽了解開始,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很不一樣,所以我們很堅持希望能用每週一篇的衛教速度,回應TEAM ASME在做保健品的初衷,成為你維持並找到自己健康平衡狀態上的嚮導,而不是你買來放在櫃子裡的心安囤積品。

 

這篇文章,百分百想回應我們推廣健康保健的初衷:教會你如何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,無論那個選擇,最終是不是我們。裡面提到的每一點,是當我們自己做台灣甚至國外競爭品牌研究時,最在意也一定會看的點~

 

 

回到餐桌:任何補充品的起點與終點

 

 

首先,在談論任何「補充」之前,我們一定要最先回到健康的原點:你的餐盤與你每天吃進去的食物。

 

說實話,沒有任何一顆膠囊,能完全取代或複製一頓飯的完整營養。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素,都不是像孤島存在的單兵,比較像是團結力量大的戰隊 。這在科學上被稱為「食物基質 (food matrix)」,意思是食物中的各種維生素、礦物質、纖維和植化素,以一種複雜而完美的方式共存,互相提升吸收率與效能 。番茄中的維生素C能讓牛肉中的鐵質吸收率倍增,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,所以蕃茄牛肉湯是個很棒的湯品~。

  

而對TEAM ASME或是任何保健品的角色而言,我們從來都不是想要取代這支軍隊,而是作為精準的「援軍」,在你因為忙碌、偏食或特殊需求而導致某支部隊戰力不足時,及時補上缺口。

  

所以,我們想一說再說(到了想印貼紙送你們的程度!!)請務必記得,好好吃飯,就是為健康做的最好打底投資。這是我們最想傳達,也最常被忽略的大實話,因為有時候連我們自己忙起來的時候都很難好好堅持,但我們總是會互相情勒,希望TEAM ASME都能往知行合一的道路上走去呀呀呀。

 

 

那句關於健康的古老諺語

 

 

有句網路上很常見的話是這麼說的:「一個健康的人會有成千上萬個願望,但生病的人只有一個願望:就是希望能恢復健康。」這句話,整個講到心裡去,不管是孔子講的或是印度諺語都沒關係,因為這句完全地呈現出健康的本質。

 

它不是我們生活中的選項之一,而是承載其他所有願望的地基。當這個地基穩固時,我們可以去追求事業、夢想、愛情;一旦動搖,所有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。

 

或許我們下意識這麼執著於保健,正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是清楚明白這個道理。但真正的照顧自己,不是單純地把希望全部寄託於外在事物上,而是應該先學會「傾聽」與「理解」自己的身體開始。

 

 

 

成為自己的健康總監:一套你了解後可以用上一輩子的決策工具

 

 

我們真心希望,在面對營養攝取的各種環節,能盡可能透明公開地分享我們知道的、確認過的知識,當你學會如何判斷,你就不再需要依賴任何人的推薦,因為你能幫自己找到最好的、最適合自己的營養補充。

 

第一步:傾聽你身體的細微訊號

 

在打算購買任何營養補充品之前,TEAM ASME想先請你回顧你近期的「身體日誌」~

 

  • 飲食地圖:誠實地回想過去一週,你吃進去的每一餐是什麼顏色?是充滿蔬菜水果的繽紛,還是以米白、棕褐色為主?你是否好幾天沒吃到魚?幾乎不碰乳製品?這些飲食的偏好與慣性造成的空白,就是你自己最直接的營養缺口地圖。   

     

  • 生活方式:生活方式的輪廓,左右你的「營養消耗率」。長期高壓的工作,會加速消耗你體內的維生素B群與C 。社交應酬的酒精,會把B群當作代謝的燃料 。這些隱形的消耗,都應該被計入你的健康帳本(肯定是要無法逃避、必須面對的支出!)  

     

  • 身體警訊:傾聽身體的聲音,留意那些反覆出現的警訊,例如精神不濟、身體的緊繃感,或是氣色不佳 。這些都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,而是身體在資源水位不足時,發出的求救信號。   

 

第二步:學會像營養補充的從業內行人一樣,看穿產品的「底細」

 

當你確認了需求,走進市場,請用這套標準來檢視所有產品,包括我們TEAM ASME的。一個真誠實在的品牌,絕對會經得起你這樣的審視與拷問。

 

  • 透明,是最高級的自信:尋找「第三方檢驗報告」 

    一個負責任的品牌,敢於將產品送交公正的第三方實驗室(以台灣來說,就是SGS、台美檢驗、intertek全國公證檢驗)進行檢測,並將重金屬、塑化劑、農藥殘留等報告,完整公開。這份報告,就是品牌對你最誠實的承諾。  

     

  • 血統,決定品質:認明「專利原料」「授權商標」

    許多國際大廠會投入巨資研發獨家專利原料,並進行大量科學實證。如果一個產品敢在包裝上標示它使用了某某國際大廠的專利原料,並附上授權商標,這代表它的品質、純度與有效性,都有了源頭的保障 。這遠比一個模糊的「國外進口」標示,更值得信賴,而且這些授權商標,都是經過專利原料的原廠審核,證明有足量添加才能取得。通常我們TEAM ASME在研發過程中,會花很長很長的時間去仔細閱讀和評估這些報告。  

    Triple A SILICIUM 和 MESOPOROSIL 就是專利原料~ 不是想印就能印啊~ 原廠會審核你是否足量添加!
  • 劑量,是誠意的核心:確認「有效成分」是否「足量」 

    好的產品,不會用華麗的「成分聯合國」來迷惑你(行內會說是行銷訴求添加),卻在每一項的劑量上都輕描淡寫。誠實的品牌會清楚標示每種關鍵成分的「確切含量」 。請記住,有效,始於足量。買保健品,你看的是劑量,不是成分的數量。如果有不確定的,其實可以勇敢詢問該品牌的客服,他們一定都會真誠地給出你真正需要的資訊。   

 

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些細節,並希望你也學會,是因為相信,資訊的對等,是建立信任的唯一方法和途徑。以TEAM ASME來說,我們自己有固定在吃是最低底線,我們非常希望也很歡迎你遇到任何問題,都可以主動詢問官方客服。沒有人應該抱持著一絲猶豫和不確定,吃進眼前的營養補充品。

 

 

安全,是不可妥協的底線

 

 

「天然」不等於「無害」 。任何具有活性的成分,一旦劑量不當或與特定藥物交互作用,都可能帶來風險 。這是我們身為品牌方,最想放大聲公、24小時好好播放的宣導責任。  

 

  • 過量的風險:脂溶性維生素A、D、E、K,若長期超量攝取,會累積在體內,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。高劑量的B6,甚至可能導致神經損傷。  

     

  • 草本的警示:高濃度的綠茶萃取物(EGCG)、紅麴等,已有研究證實可能對肝臟造成影響,尤其是在與降血脂藥物(Statin)併用時,風險更高。所以,在選擇營養補充品的時候,請務必要好好翻過來背面成分背標,看看是否有警語。

     

  • 藥物的交互作用:魚油、銀杏具有抗凝血效果,若與抗凝血藥物(如阿斯匹靈)併用,會增加出血風險 。   

因此,任何保健品與藥物(西藥與中藥皆同),都請至少間隔2小時服用 。如果你正在服用任何處方藥,或有慢性疾病,在補充任何保健品前,請務必跟你的醫師或藥師討論。這是對自己最基本的保護。  

 

 

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

 

 

TEAM ASME希望這篇文章,能讓你對保健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它無法解決我們的焦慮、也不是馬上見效的藥品,而應該是理性的選擇。學會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照顧自己,是一門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的功課。

 

好好吃飯、規律運動,然後傾聽身體的聲音,最後,在你真正需要的時候,用我們教你的方法,為自己挑選一個精準、優質、且值得信賴的援軍。

 

如果有一天,當你需要健康支持時,會因為我們此刻的坦誠碎念,而想起這個有點囉嗦、重視細節、把你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品牌,每次都要用好長好長的文章分析各種我們覺得很重要的知識,那將是TEAM ASME最大的榮幸。

 

TEAM ASME當然也很清楚,價格和品牌信任絕對是每個人在購買營養補充品時,反覆評估的問題。但我們能做的,就是持續用嚴苛、真誠、透明、精準的前提來對待每個產品~~

 

願你我,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,也能不因為要維持健康而心生焦慮~(讓我們在設計研發過程中替你焦慮完就好!)而當有天你選擇我們時,我們希望你不會有任何失望的可能。

 

我們會為了這樣一個簡單又重要的承諾,持續努力。

 

PS.

客服像生理期般,定期會收到客人詢問這個問題,就是關於台灣的「小綠人」標章。這裡我們順便趁這機會讓你知道更多~~~什麼是「小綠人」標章?走進藥妝店,你可能看過某些產品包裝上有個綠色小人圖案。這個就是被暱稱為「小綠人」的標章,它究竟代表什麼?它和我們平常掛在嘴邊的「保健食品」,是一樣的東西嗎?

 

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。如果保健食品市場是一所學校,那麼拿到「小綠人」標章的產品,就像是通過了一場國家級的大考,並在畢業證書上被蓋了「特定科目優等」的官方印章。

 

在台灣的法規裡,這個官方印章的名字,就叫做「健康食品」。這是一個有法律定義的專有名詞,受到《健康食品管理法》的嚴格管理 。品牌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與金錢,提出科學證據,證明產品在某個特定項目上(例如:「輔助調節血脂」)確實有幫助,才能得到這個認證 。   

 

那麼,市面上絕大多數沒有小綠人標章的產品呢?它們在法律上被歸類為「一般食品」,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「保健食品」、「營養補充」或「膳食補充品」 。它們的角色是提供營養補充,依法不能宣稱任何經過官方核准的特定功效 。   

 

總結來說,「小綠人」是你判斷一個產品的「特定功效宣稱」是否經過政府背書,最直接的依據。但它並不是品質的唯一標準。一個沒有標章的產品,也可能擁有頂尖的原料、嚴謹的檢驗與誠實的配方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你學會本文中的判斷方法,讓你不必只依賴一個標章,也能為自己的健康,做出最聰明的選擇。

 

另外,台灣的食藥署對營養補充品的宣傳,是有很嚴格的「可宣稱詞句」限制與規範,所以你好奇的某些產品細節,我們可能沒辦法在產品頁上多說什麼,關於原料、關於怎麼吃等等的各種問題,其實都直接與您有興趣的品牌直接聊聊最快!

 

 

 

TEAM ASME 全員九十度鞠躬、表達愛意



延伸閱讀